谁说河南没帅哥!2015年火遍全国的河南四大小鲜肉!
分布式能源这个概念在中国已有十几年时间,但是走得非常艰辛,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要艰辛。
这样赛维至少暂时解除了破产危险,此次赛维LDK可获2300万美元的资金。日前国家也启动了帮助光伏企业过冬的一揽子计划。
另外,资金压力也是导致光伏企业纷纷停产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很多企业的后期周转主要靠银行贷款。硅宏电子科技总经理徐增宏:最赚钱是10年吧,10年到11年上半年。而在工业园的一条商业街上,原有的四家餐馆现在也只剩下两家在苦苦支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赛维LDK的总资产为64亿美元,总负债59.54亿美元,负债率为93%,二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189.6%。叶女士是开化本地人,在工业园里开办了一家杂货店和一家小餐馆。
在叶女士的小餐馆里,桌椅板凳全都码在了墙边,原本用来储藏食材的冰柜里,只孤零零地放着一盘剩菜。徐增宏是2004年进入光伏行业的,虽然这些年他的企业陆陆续续赚了2个多亿,但早已全都投入到了更新设备当中,而且由于投入过高,他现在就是想转行也非常困难了。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料进行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称。尤其是美国方面,已经对中国的崛起发起全面的遏制政策。这方面来说,中国要积极做好。王海生称,这个是硬着陆和软着陆的问题,着陆迟早的问题,行业整合淘汰是迟早的。
英国金融时报则分析称,现在嚷嚷着的光伏贸易战其实都是浮云。中国市场成长得很快,要实现多晶硅需求的平衡,大约需要时间,谁撑过,谁来定天下。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透露,最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李克强先后多次批示,要解决中国的光伏产业危机。应拓展国内市场自救孟宪淦认为,中国政府在出手还击的同时,还应该全面拓展国内市场,进行自救。曹寅也认为这种反制没好处。同一天(美国时间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作出终裁,对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做出双反终裁,开始对中国光伏电池征收惩罚性关税。
我们现在采取的反制措施会产生两种作用,第一个是告诉欧洲,不要再对中国企业双反,我们也会反制,就是让他们取消对中国的双反调查,这个看来已经失败。近期,一系列光伏利好政策频出。把内部矛盾外部化,把内部问题转移到国外。预计接下来的贸易战会更多。
另有一家国内光伏企业负责人称,中国政府会打开中国市场,到时候这场多国演义就看谁能撑得更久,活下来的就是胜者。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对于这样的贸易战,中国必须出手回击。
事实上,僧多粥少,是贸易战爆发的源头。王海生也表示,现在中国企业需要开拓欧美之外的其他市场。
民生证券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王海生分析,这就是打贸易战,而不是为了发展光伏。近期,中国政府对光伏行业开始频频实施救助计划,一系列的政策正在出台。一旦欧盟裁决结果出来,并开出高税率,那么中国光伏就基本垮了。欧洲市场占据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70%,一旦欧洲市场大门关上,中国光伏企业将遭受灭顶之灾。王海生认为,中国多晶硅的进口是有依赖的,多晶硅价格比你现有成本还低的市场里面肯定要大量利用国外的,现在一反国外,那就逼着国内企业扩产,这是把企业往火坑里推。而且更为糟糕的是,欧洲方面双反的对象几乎是全产业链,包括从中国生产的硅片、电池、组件,因此要想像应对美国双反那样,仅仅将电池片换做海外代工或者海外采购,根本绕不过去。
欧盟目前是中国光伏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出货量占到中国光伏企业的70%左右。没有任何产业能够靠补贴存活、壮大。
对于深陷困境之中的中国光伏企业,王海生称,未来就看新兴市场的开拓情况了,包括国内市场。对此,一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负责人称,光伏贸易战的背后是供需失衡,而需求萎缩的起因是欧债危机,对一个缺钱的市场还能指望什么?经济不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有所抬头了。
然后再开拓拉美市场、印度市场和亚太市场,这些市场不会被拦着的。如果没有我们协助,这些没有技术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光伏企业将被淘汰,他们非常乐于合作。
上述企业的负责人透露,将采用类似贴牌生产的方式,进行技术输出,与诸如印度这样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光伏企业合作生产,以规避欧盟方面的限制。在欧盟方面没有终裁之前,我们还是希望政府通过反制裁等手段维护国内企业的正当利益,也希望欧盟从大局考虑,终止不理智的行为。一方面欧盟自身在发展光伏过程中存在大量补贴行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的扶持起步晚,力度也比欧盟小得多。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如果说有什么地方出了问题,那就是这个行业本身不仅产能过剩,而且在经济紧缩之际还依赖政府补贴
本报综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报道链 接 >>>中国光伏反击战大事记7月20日,商务部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对原产于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调查。与双反调查不同,多边争端解决机制下的诉讼将直指欧盟政策核心,给其有力一击。
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报道称,由欧盟多家企业组成的名为EUProSun的团体于今年9月向欧洲监管部门提起申诉,指控中国光伏公司获得非法补贴。
另外,也违反了国民待遇原则。只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才会被市场接受,才能与常规能源竞争,尽快实现太阳能电力的平价上网。
超日太阳11月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在第一时间积极回复欧盟的调查问卷,并且聘请了专业律师一起准备应诉资料。今年7月以来,中国官方频繁出招,应对欧美等国对我光伏产业的发难,打响了反击战。对此,国内光伏企业表示积极应诉。对于太阳能电池的研发,不计成本地单纯追求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很难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11月5日,中国就欧盟部分成员国的光伏补贴措施,提出与欧盟及其相关成员国在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下进行磋商,正式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11月5日,中国商务部正式将欧盟光伏补贴歧视性措施诉至WTO。
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宋登元说。8月20日,商务部认定,美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部分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存贸易壁垒,根据《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规定,商务部将依法采取相关措施,要求美方取消被调查措施中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定不符的内容,给予中国可再生能源产品公平待遇。
欧盟光伏反补贴立案在即欧盟委员会于2012年9月6日发布正式立案公告,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迄今为止欧盟对华发起的最大规模贸易诉讼。除了反倾销调查,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反补贴大棒也即将落下。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